时间:2022-09-21 13:43:39 | 浏览:1852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近段时间以来,荥经县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愈发浓厚的创城氛围,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文明风尚浸润人心。
荥经群众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都做了哪些努力、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如何?近日,记者来到荥经进行实地探访。
环卫工人正在清扫街道
文明交通“新风尚”
城市秩序越来越好
文明是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良好的交通秩序是展现城市文明的一扇窗户,同时也是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最重要、最直观的体现。
11月5日清晨,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出现在荥经县城的大街小巷。马路上的洒水车缓缓向前行驶,冲洗着宽阔平整的路面。在交警和志愿者的引导下,行人和车辆各行其道,有序通过路口……荥经人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早上8点,身穿小马甲,手举小黄旗,嘴里吹着口哨,在县城街心花园,“严道先锋”方昌林正在开展文明劝导工作,耐心地指挥行人通过斑马线,并劝导非机动车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通行。
“我们在这里的目的,就是劝导市民走斑马线,非机动车绕道,确保安全。”方昌林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群众的素质得到提升,城市好了,大家的生活就会更好!
一面小红旗,代表的是不可逾越的规矩;一件红马甲,折射的是市民文明守序的素养。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意识在市民心中逐渐增强。“以前总有一小部分人逆行、闯红灯,现在到处都能看到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维护交通秩序,顿时觉得安心了不少。”在梓潼宫下街与荥行路东二段路交叉口等红灯的市民杨梅林说,如今,城里四处都能看到创城的标语口号和执勤的交警,荥经群众也更加遵守交规了。
“一二三,抬起来”“慢一点……好了,放下来”……县城财富中心广场,在荥经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和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人员的指挥下,一辆辆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辆被搬上了巡逻车,统一运往停车场进行保管。
“车辆乱停乱放,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影响市民出行安全。在开展执法检查中,我们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式。”荥经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严道中队中队长鞠鹏说,今年以来,交警联系相关部门,全力在城区主干道、农贸市场等处开展相关秩序整治,加大执法力度,开展错时执法,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披荆斩棘。
“你好,请停一下,你的电动自行车没有牌照,不能上路……”当天上午10点,在荥兴路西二段,鞠鹏和同事在开展交通执法时,发现一市民骑着未挂牌的电动自行车在路上行驶。在交警的劝说引导下,该市民积极配合工作,准备去给车辆上户。
引导市民文明行驶,一半靠“治”,一半靠“引”,既要通过强化管理、严厉打击来“治”,也要靠体制机制、硬件设施、文明劝导来“引”。
“为促进创文明城市工作,我们对过往电动自行车逢车必检,依法暂扣未挂牌的电动自行车,督促车主登记挂牌,对未佩戴头盔的驾驶人员进行劝导,教育引导群众骑电动自行车必须佩戴安全头盔,提升群众安全防护意识。”鞠鹏说,据数据统计,全县开始整治电动自行车加装雨棚后,交通事故同期比下降6.62%。
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电动自行车取得良好整治成效,是荥经县交通秩序整治的一个缩影。而作为创建文明城市中的重要一环,全力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环境,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必经之路。
执法人员正在进行集中整治行动
文明城市“新面貌”
市容市貌日新月异
提升城市交通秩序、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提升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皆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如今,随着文明城市创建的深入,荥经街头,不仅交通秩序越来越好,城市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干净,市场秩序越来越整洁,市民素质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来到县城小西街、青仁路、康乐街等街道小巷,整齐干净、和谐文明的景象映入眼帘,墙面上的“牛皮癣”不见了,脏乱差的果皮箱被“穿”上了极具荥经特色的“外衣”,斑驳破旧的墙壁被一幅幅亮丽生动的公益广告覆盖……
环卫工作肩负着净化城市环境、服务城市经济发展的使命,是开展“创城”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显示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和名片。
在县城经河路东段,环卫工人李茂华正忙着挥舞扫帚,将街面上的垃圾及时清扫干净。忙完自己负责的区域,李茂华来到位于东城大桥处的环卫工人休息亭。休息亭里,有环卫工人正在休息。
“为了让环卫工人有一个休息的地方,我们今年修建了几个这样的环卫工人休息亭,同样也方便市民走累了能有一个休憩之处。”荥经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陈刚说。
“以前,市民在前面扔垃圾,我们在后面扫垃圾;现在,大家的素质提高了,乱丢垃圾的现象很少见,我们的工作也轻松不少。而且现在工作累了,还可以在环卫工人休息亭休息,真是太幸福了!”李茂华说,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她亲眼见证着这座城市环境卫生的点滴变化。
文明劝导员在路口开展文明劝导
创城带来的变化不仅于此。
“车辆不能停在这儿”“杂物垃圾不能堆在这里”“出摊不能越过店铺门”……在国道108线的沿线路段,荥经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集中整治行动。在他们的劝导下,一辆辆乱停乱放的车辆被“请”走,一堆堆杂物垃圾被及时清运往垃圾场,一户户越门出摊的商家被“赶”回了自家门店……环境变得整洁有序。
与此相似的文明场景,在财富中心、街心花园等区域也在上演。
在客运汽车站,青年志愿者引导旅客有序进出,协助车站工作人员检查行李、健康码、佩戴口罩等情况;在超市门口,交警将乱停乱放的电动车、自行车摆放整齐,引导市民按规定停车;在财富中心广场,志愿者引导市民走斑马线,并随手捡起身边的垃圾;在电力村,卫生清洁人员合力将水篦子抬起,用铲子清除下面的垃圾……
创建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发展环境、整体实力和发展质量的综合考量,这不仅是全面展示荥经形象、提升荥经品位、推动荥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一次对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工作能力水平和群众文明素质的全面检阅。
作为变化的见证者,市民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以前街道上乱停车的现象比较多,环境卫生也没现在好;如今,不仅整个城市的道路交通井然有序,就连居住环境也变美了,创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变化。”市民廖永梅说。
如今,在荥经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身穿马甲、佩戴袖标、身穿制服的志愿者,一幅幅生动的文明画面彰显着蓬勃的朝气。道路通畅了、环境变美了、生活便利了、心情舒畅了……在市民心中,荥经正在经历一场美丽的“蝶变”。
本报记者 郑雨莎
张红 高源 封面新闻记者 王正元投入8500万元打造图书馆,为酒城添书香;推进理论政策落地,435个志愿服务站(岗)覆盖所有社区;对城区公共设施排查,硬件设施提档升级……泸州市江阳区把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融入全区社会经济发展之中,科学统筹、系统
9月21日,“喜迎二十大 全域创文明”2022年度美丽瓯海日主题活动在温州龙舟运动中心举行。瓯海区委书记曾瑞华号召广大市民秉持“主人翁”姿态,争当美丽瓯海的践行者、倡导者、推动者,共同讲好“大美瓯海”的生动故事,让瓯海的美丽和文明成为人人向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节?”“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连日来,高照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秀清社区、运河社区等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重在表达团圆幸福,传播家庭美满、社会和谐的文明风尚。“加油、加油,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授予一座城市最高的综合性荣誉称号,也是一座城市最具价值的城市名片。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年,中央文明委将在9月份前后对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测评。测评工作事关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的去留,事关濮阳转型发展,事
文明花开,幸福马村。干净整洁的马路、错落有致的绿化带、文明和谐的社区、主题鲜明的宣传牌、随处可见的志愿者……炎炎夏日,行走在焦作马村区的大街小巷,无不感受到缕缕文明之风迎面吹来。8月20日、21日,一场“全城清洁”行动在马村区如火如荼进行。
在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焦作市马村区马村街道上下一心,全力以赴,聚焦楼院环境整治提升集中发力,下足“绣花功”,给百姓“摸得着的幸福”。常态化卫生保洁,让群众生活更舒心小花园生机盎然,游乐场干净整洁,社区活动室里笑语声喧……走进马
诸葛草庐武侯祠一道岗 一座城文化,是一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南阳,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远古而来,从石器时代走来……历史有多长,人文的续写就有多久,文化的积淀就有多深。南阳城西的卧龙岗,是南阳人心中雄壮的“喜马拉雅”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曾倩 通讯员 廖涛 范书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告别了之前居住的牛毛毡房、旧瓦房,告别了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的破房子,住上了崭新的楼房,现在的日子就像吃着甘蔗上楼梯,步步高节节甜!”近日,南召县云钢总厂下岗职工郭松生,谈
文明滋养城市 创建惠泽民生衡水市桃城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带来巨大变化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车辆停放有序、耳目一新的创城公益广告随处可见,老旧小区换新颜居民乐享“新生活”,优秀行政村里郁郁葱葱的行道树、造型优美的生态文化公园,村民在文化活动广场上载
《看咸阳》讯:十年来,咸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围绕让城市更有序、更整洁、更安全的目标,强化市容市貌、绿化管护、市政设施维护等工作,全力推进创文成果,让咸阳朝着更文明、更美丽、更幸福的方向不断迈进。十年来,咸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整治